教学效果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英汉互译课程在较短的时间内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翻译教学体系,形成了一套较为宏观的翻译教学模式,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面。赢得了学生的好评,也受到了校内外有关专家和主管部门的肯定。

  本课程2007年被定为英语翻译系重点课程,2007年通过了学校专家组的验收评比;2008年被评为英语翻译系精品课程。

   我院学生积极参加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到目前,据完全统计,有292人获得了二、三级口笔译资格证书。在近几年全国性的翻译大赛中,我院学生有14人次获得全国权威翻译赛事的奖项。在成都举办的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如第二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第八届西部博览会、2007FIFA女足世界杯、07中欧商务洽谈会、07女鞋之都购物节等,学生们过硬的语言功底、高质量的翻译服务深受好评。我们的学生有多名考取国内外翻译专业研究生,多名毕业生到外交部、外企、电台、外事部门等从事口笔译工作。
近三年学生对教师的匿名评教成绩平均在90分以上;我们的毕业生纷纷来信来函对翻译教学给与肯定。凭着良好的教学效果,团队成员方俊柏、罗建华等成为我校翻译课程的骨干教师,她们的翻译教学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赞扬。

   我院的英汉互译课程教学以及翻译教学队伍的成绩获得了校内外专家的肯定。

校内专家评价

校教学顾问(督导)组评价意见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开办英语专业以来,《英汉互译》课程一直作为一门主干课程受到重视,经过近10年的努力建设,该课程已具有“定位准确、基础扎实、实践突出”的特色。

   《英汉互译》课程以学生获得翻译基础知识和提高翻译能力为最终目标。课程组结合英语系的生源特点(大部分来自文科的三本学生),以及学院的办学特色,将目标定位在塑造具有良好双语理解能力和转换能力的应用型翻译人才;以及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和开阔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新人才。

   为实现上述目标,课程组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反映时代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的需求。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在课堂内外实现师生互动,采用了翻译工作坊、翻译实践项目、译文比较教学法等,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并利用网络评改学生作业及答疑,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程组非常注重理论与社会翻译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为学生创立实践基地,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英汉互译》课程组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层次和要求,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准备不同材料。通过课程网站中的网络课件、课外练习、试题库、参考文献、西部翻译、实践园地、师生论坛、友情链接等建立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是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教学模式典范。课程网站非常有特色、信息量大、互动性很强。

   综上所述,我校《英汉互译》课程建设工作在课程覆盖面、课程理念及目标定位、网站建设和更新上独具特色和创新性,具有向全国推广的价值,特推荐该课程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校外专家评价

  该课程得到了来自四川外语学院、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同行专家的高度肯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青睐。

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

罗天老师(英语翻译系2006/2007级,文学翻译):

2006级

  学生1:通过一学期对文学翻译的学习,学到许多有关英汉文学方面的知识,也认知和掌握到一些基本的文学翻译技巧。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能熟练运用这些技巧。对于文学翻译这门课程,我认为是有必要的。首先,能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其次,能扩充阅读范围,最后学习翻译技巧。最后,祝心想事成。

  学生2:文学翻译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获得了许多文学和翻译方面的知识,例如:我运用课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分析和欣赏一段诗,一句话,甚至某个词的锤炼。

  学生3: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学生对此类翻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悟,为有兴趣在此方向发展的同学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开端。建议适当降低难度,很多同学觉得难度偏大。

  学生4:通过本期的学习,对文学翻译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觉得其实是贯穿生活的一门学科,但对自身语言能力的要求较高。其中对电影台词,脚本翻译这些更加多媒体化的较感兴趣,有关诗词的结构欣赏方面感觉较困难,总的来说是一门内容丰富的课,但听名字感觉有点枯燥。

  学生5:文学翻译课吸引人,内容丰富,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老师讲课的方式也很有兴趣,唯一不足的是有时觉得太深奥了,不能完全理解。

  学生6:喜欢听老师讲的翻译评讲课,可以增多词汇和句型储备,希望理论的教授能贯穿于实际译文中。

  学生7:一直对你强盛的精力与热情感到深深的敬佩和崇拜。文学很美,但也很难。这似乎就是课堂有时显得太疲惫的原因。你的课上的很风趣,也能从中领略到一些文学的美,但希望能在上课前对本课该讲的内容给我们先讲,让我们带着目的听课。Thank you!

  学生8:希望推荐一些文学读物,而非总是推荐指导翻译类的教材。文学翻译课是唯一一门让我知道在读大学的学科,希望老师以后调整考察方式,建议不要用考试形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论文、改编、续写小说等。还是很喜欢这门课,希望以后用一个学年学习。

  学生9:我一直觉得我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由学习兴趣支撑的,我不知道别人如何,但我自己如此。我喜欢的课程和喜欢的老师让我觉得很好。我一直很喜欢翻译课,从汉译英、英译汉到口译和文学翻译,然而一直困扰我的一件事也是中国教育困扰的,答案只有一个。其他课程也许只能这样,但是翻译我个人认为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作过程,不应该只有老师给的答案才是最好的,每个学生的版本肯定有他最满意的地方。我希望能给学生更多的肯定,给学生更多的成就感。其实还有很多想说的,时间不多。还是非常感谢您带给我们如此精彩的课程。

  学生10:对文学翻译的知识和技巧有所了解,对英语诗歌、散文的翻译有一定了解,对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方式,方法有所了解,希望能够更多的了解关于文学的各种知识。

  学生11:本科目收获:对英语作品的特点有所了解,对文学翻译知识有所了解,对英语诗歌、散文、小说的写作特点翻译技巧有一定了解,对中英两种语言用于文学作品中的区别有所了解。期望:获得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名篇的翻译及介绍名篇的大致内容,以扩展同学们的文学修养,希望多借助媒体的辅助。

  2007级翻译1班:大三下半学年我校翻译系继开设英译汉,汉译英两门基础课程之后又开设了文学翻译课程。经过了基础阶段的学习,同学们又向英语翻译学习新的阶段近一步迈进。文学翻译的学习既有趣同时也伴随着困难。同学们学习热情极高,专业课老师敬业负责,积极调动课堂气氛,开动同学思维,让学生受益良多。课后作业选择的难度重视基础却又高于课本,加快了同学们的学习进度。不过,同学们普遍反映,课后习题量过大,建议通过精而简的例文深入学习。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文学翻译的学习,同学们对英文篇章的理解更加的深刻,对文章的驾驭能力明显提升。

   经过一学年翻译基础课程学习,同学们对翻译学习有了一定的方法。文学翻译作为翻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同学们在英语的组织能力和中文的表达能力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不仅对英语构句间的差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是进一步提升了对母语的学习。课堂上,老师经过精心的准备,让我们接触到大量大师的作品,在学习中,我们探寻着自己的不足,找到与优秀作品之间的差距。文学翻译的学习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它也是英语翻译学习中一个更加综合的课程,它要求译者不仅要有良好的英语语言驾驭能力,还要求译者要有艰深的中文功底。所以,开设这门课程对我们英语学习提高很大。

  2007级翻译2班:作业难度大强度高,希望能够结合课堂内容,布置适当的作业,并选择性批改,再结合作业中的问题评讲。希望增加翻译技巧的讲解,注重细节,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具体化;希望选择难度适当的文章讲解,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理解消化;为人和蔼、平易近人、有幽默感,希望继续保持。

   2007级翻译4班:翻译系自创办以来,得到全院师生及领导一致的认可。其中,文学翻译在打造“魅力翻译”方面的贡献功不可没。其课程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课程选材,师资力量,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良的学习氛围。

  在课程选材方面,我系主要选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著名教授冯庆华编著的《实用翻译教程》一书。此书汇集了多年翻译教学实践的结果,介绍了多种翻译方法,包括多种译者比较、译者风格比较、回译与翻译、文体与翻译等。在绝大多数翻译教材中都只着重讨论普通的翻译方法,而讨论各种成语和修辞格的翻译就很少。在这本书中,除了对普通翻译方法的,还强调了对成语和修辞格的翻译。此外,我系文学翻译老师选取多种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文学翻译演练材料。完全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到了一起。

  在师资力量方面,我系文学翻译课程主要由系主任即罗天副教授授课。罗教授有着丰富的文学翻译经验,曾翻译过长篇小说《他所要的全部》等。罗教授在我系已经执教多年,由于他独到的眼光,他曾成功将《科技翻译》这门课引入我系。这门课从引入至今,广受学生追捧,并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在对学生教育方面,罗教授本着实用第一的方针进行授课。着重强调学生翻译实践。
在教学风格方面,我系文学翻译课程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结合。除经常进行翻译实践外,还组织了一系列翻译竞赛如以文学翻译为主的“笔译竞赛”等。我系还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全国性翻译比赛如优萌杯翻译比赛等。在罗教授的课堂上,他以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让越来越多的人的对文学翻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于文学翻译的以上种种优点,我们能够在一个有着浓厚的文学翻译的氛围中学习并且能够将它运用在翻译实践活动中。这使得我们对就业更有信心,对文学翻译更有兴趣。我们也希望以后有更多同学能有机会学习文学翻译来传播我们的文化,提升我们的能力。

方俊柏老师

07级翻译5班:

  初识翻译,也只能说是在二年多专业知识的学习后才有了一些浅薄的认识,若当真要“论”,也顶多算是些拿不出手的跛脚经验。然近一年的翻译技巧的学习,也或多或少有了些切身的感受和体会。才发觉原来所谓的翻译并不如大众所想象的那样简单与粗糙。就英汉互译而言,其具备的特点也足以使许多意图征服“译峰”的攀登者望而生畏,止步于山脚。
我们作为英语翻译专业的学生,经过两个学期对翻译的学习,对英汉互译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巧。我们学习这两门科目使得自身具备了一定的汉英互译水平,还有相当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大二下学期方俊柏老师的英译汉课程中,我们首次接触到翻译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了解了翻译的起源文化和需求,以及翻译者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素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方俊柏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很多英译汉的理论知识,并且用大量的实践来锻炼我们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使我们具备了独立的完成英译汉的能力,并且掌握了大量的翻译技巧,为以后的学习铺好了坚实的基础。

彭敏老师

  08级金融3-6班:对教学工作有热情,讲课认真、投入。讲课思路清晰,阐述准确。讲授内容能够突出重点,讲清难点。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提出问题和质疑,并且耐心跟学生讲解。在讲翻译技巧的课程中,循序渐进,学生容易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安排合理饱满,有效地利用上课时间。重视基本概念传授,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07级翻译5班:大三学年开始,我们又开始接触汉译英这门课程。彭敏老师很注意讲解翻译的过程,特别强调翻译过程中的选词,句型和段落之间的联系。选词要精确,句型要多变,段落之间相互要呼应。但是课堂过于乏味,老师所提供的翻译实践材料太过单一,一味地翻译讲解只会使同学们昏昏欲睡。如上所述,翻译工作所涉及的方面是很广泛的,所以我们需要大量接触不同种类的材料,以适应多种的翻译需求。

   其实,翻译就像一座桥梁,它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纽带,译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以巩固这座文化交流的桥梁。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译者,最为重要的是对自己进行全面知识的武装,以应对不同内容的翻译工作。拓展知识面,了解各方面的信息。

实习基地对于学生实习评价

   成都语言桥公司:英语翻译系同学在成都语言桥公司实习期间,担任了翻译和助理工作,表现突出。他们态度端正,谦虚好学,主动积极,认真负责,和各位同事打成一片,善于学习新知识。翻译了大量的资料,及时准确。希望该系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上述优点,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