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课程教学理念与思路

1. 按照“实践第一,练习先行”的原则组织教学,将是一种有益的创新尝试。

  唯物论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这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主观和客观相一致,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辩证过程。人们的认识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也就是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无限发展过程。这一认识理论说明在翻译教学中,应该先有大量的实践活动,在翻译实践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基本理论,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反过来指导进一步的翻译实践活动。

   由此,翻译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谁先谁后的争论也就一清二楚了。在翻译教学中,应从实践到理论,把大量的翻译实践置于教学的第一位,把实践练习放在整个翻译教学过程的最前面,并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贯穿始终。

  具体做法是每一个章节都以能体现相关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练习(实践)开始,其后编写根据练习内容能归纳和总结出的相关理论,最后是对相关理论或技巧进行进一步巩固和升华的课外练习材料。这样,在具体教学中,突出了翻译的实践性特征,遵循了唯物论的认识论的规律,即从实践到理论的规律。

2. 改进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坚决贯彻启发式、研究型的教学模式。

  由教师的满堂灌输向精讲多练转变。两个问题值得考虑:一是精讲什么内容;二是如何安排精讲多练。对于前者,为了做到有的放矢,教师们至少应弄清这些问题:丰富的翻译理论和技巧中,哪些应重点讲?哪些应一带而过?哪些可以省略不讲?学生至少应掌握哪些基本内容?本科段的翻译教学应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至于后者,我们认为:精讲应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即先给学生以大量的实践练习,然后在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相关的翻译理论与技巧,教师再予以画龙点睛式地论述、阐发。这便充分体现了翻译的实践性,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了主动的参与者。“翻译教学到底是教授技巧本身,还是教授如何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以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去解决翻译问题,这两者分别就像金子和点金的手指,孰取孰舍,不言自明。”

3. 教法改革涉及到的是教师对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我们要更加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

   (Process-oriented instead of being product-oriented)在布置课外翻译实践练习之前,要有针对性地选材,做到题材、体裁多样,难度适中;之后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练习情况。无论是从相关技巧,还是从教师个人实践经验、方法上,给予及时的辅导,这对于学生完成课外翻译练习将会举足轻重,产生积极影响:一来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并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二来也可对练习过程进行了解与监控,尽量防止学生从其它译本上转抄译文,或胡乱拼凑交差了事。

   通过对于不同文章(具有不同的文体和功能)的翻译来全面展示翻译的过程,分析翻译的情境、任务和目的对翻译行为的制约和影响,体验译者如何解决翻译问题并取得预期的翻译效果。
翻译教学在内容上应至少包括两个基本的板块:一是让学生理解并参与翻译过程的每个步骤:认识原文——确立翻译目标——开展翻译活动——修改译文以实现既定的翻译目的,并分析体验语言之外的因素如翻译的情境、翻译的目的等对翻译的的影响;二是在“开展翻译活动”这一环节训练学生如何进行语言转换、如何平衡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如何选择翻译策略和方法等。

4.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及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鉴赏、评论等能力。

  不论是课堂内的翻译练习,还是课外练习,都应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对其翻译习作进行讲评和讨论。要强调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尊重学生意见,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其创造性。切忌对学生译文不屑一顾,将教师自己的译文作为标准,统一集中,动辄以“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有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译文胜过老师的“样版”,甚至有可能比名家的译文还要精彩。

  典型译文兼收并蓄。对某些典型例句和重要例句可以一例多译,同时把具有代表性的译文(包括典型的错误译文)兼收并蓄,并作出必要的贴切的评论。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语无定译”这一普遍规律的认识,而且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因为不同的译文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各有千秋”的译文的适当介绍和评论,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技巧的掌握,使他们明白某些句子可一语多译而不失异曲同工之妙,扭转学生一语只能一译或凡句皆可多译的错误认识。

5. 增强笔译课程的系统性。

  以英汉对比知识为纲,以翻译技巧为主线,线索清晰,英汉汉英翻译齐头并进,可以节约精力,加深印象。

英汉对比知识 英译汉技巧 汉译英技巧
英语多名介,汉语多动词 词类转换 词类转换
英语多变化,汉语多重复 适当重复 换词而译
英语词形多变化,汉语词形少变化 增加量词等 省略法
英语多复合句,汉语多流水句 顺序法、逆序法、拆句法 合句法
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拆句法 合句法
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被动变主动 恰当使用被动句
英语多无灵主语,汉语多有灵主语 使用有灵主语 恰当使用无灵主语
英语多句首重心,汉语多句尾重心 调整语序 增加形式主语

6.练习形式、体裁与内容的多样化。

   长期以来,翻译课的练习设置体裁范围狭窄、形式单一。就练习形式而言,主要是课堂单句口笔头练习和课后篇章书面练习;而体裁则以文学作品中的小说和散文为主。实际上只要我们稍动脑筋,就可以使练习的形式与体裁内容多样化。

   其一,除了传统的课堂口头或笔头练习、课外的笔头练习以外,还可增加译本分析、佳译欣赏和不同译本的比较等;也可安排一定的错误分析(错误译句主要来源于学生作业),然后让学生改译或重译;还可安排回译练习,掌握直译与意译之间的度;还有合译练习(掌握与人合作),限时练习与不限时练习,以及使用词典与不使用词典的练习等,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始终对练习保持新鲜感,也可锻炼学生适应各种条件的能力。

   其二,练习的体裁范围除了文学作品中的小说和散文以外,还应拓宽。可以从讲究趣味性与真实性出发,选择体裁多样、内容丰富、题材新颖、由易到难的原文,作为翻译练习材料,如诗歌、戏剧片断,或文学评论,以及反映当代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文化习俗等的文章以及各类应用文等。另外,语言是社会的镜子,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因此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含有新词、新义或新结构的原文,作为翻译材料,让学生学习并体会语言的变化。总之,变化和多样是保持学生对翻译练习的浓厚兴趣之关键,教师在设置练习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7.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最终教学目标。

  第一,培养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翻译的工作对象是语言,工作目的是符合预期目的和交流任务的语际意义对应转换,这就要求泽者首先要倾全力在语言分析上下足功夫,其中包括语义(意义和意向)分析、语法结构分析和语段(即篇章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在结构和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正确把握语言的内容与形式,能做到橾控自如;可以说,翻译教学一切计划、措施、课目设置扣教学环节及进程安排,都应当不失培养能力的宗旨,而且首先是语言分析和操控能力。

   第二,培养文化辨析和表现能力。语言与文化相连,尤其是意义,与文化密切相关:语义分析不能脱离文化参照,在很多情况下,词义辨析涉及到文化诠释(cultural interpretation),巳超出单纯的语义辨析范围.文化参照成了决定语义的根本依据。而且,语言的文化色彩遍及词语层、短语层、句子层及语段(篇章)层;语言、文字、文体、风格等各个功能层级也部有必须析出文化意义的问题。这一切有赖于译者的辨析能力。

   第三,培养审美判断和表现能力。伴随语言文化分析的是审美列断。其实.翻译中的审美判断不限于文艺文体,任何文体(包括公文.科技等等)都有一个用词.用句是否适体(appropriateness)、得当(fittingness)、有效(effectiveness)的考量,这就是审美;高层级的审美任务(包括意象image,意境和风格把握,等等)更复杂,更有待于系统的能力培养。审美判断能力源于审美经验,绝非生而有之,关键在培养。

  第四,培养逻辑分析和校正能力。上面已经提到语言表达中的逻辑问题.其实表达中的逻辑问题源于思维逻辑,亦如上述:思维逻辑表现为概念、判断和推理的科学性(包括“清晰性”、”有序性”和”前后一致性”、指consistency”),这对翻译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候,词、句意义把握并无错误.问题出在逻辑上,使整个翻译功亏一篑。因此逻辑校正能力也是翻译能力培养的任务之一。

  第五,培养双向转换和表达能力。双向语言表达能力属于高级的层言转换活动;“双向”指既能从语言甲(原语到语言乙译语,也能从语言乙(原语)到语言甲(译语)。其实,“出口成章”的功夫在“成章”之前,出口成章是艰苦培训的结果.翻译也一样,要能做到“双向”更非易事,因此双向表达能力是翻译能力的重要指标:因为,首先,“表达”有一个思维的内在过程 (internal process), 是语言分析成果、文化辨析成果、审美判断成果这三个方面的思维活动成果期待于表达的整合(integration,和“全程归递”(incorporation),它标志着思维已进入了有组织的高级形态:其次,表达式标志着经过整台.归递的有组织的高级思维内容的“句法成形”(Syntactic formation);要能达到这个标高,非经过有计划的培训不可。这里涉及列三个方面的属于相互交织,依次递进的任务:

   (i)思维逻辑训练 思维的初级形式必然是芜杂的(disorderly), 紊乱的(desultory);良莠不齐的(mixed)。必须经过梳理,去粗取精,才能入下一个步骤,所谓“左思右想”,指的正是这个语言材料的加工、遴选过程,

   (ii)句法规范洲练 所渭表达必须是“符合句法和惯用法(usage)的陈述”。经过梳理加工的思维必须经句法生成机制,进入句法模式,才能“出口成章”。否则一定是语无伦次,谈不上符合语法的交流表达式。

   (iii)表达风格(方式mode)训练 翻译的复杂之处是涉及双语,而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有别于另一种语言的思维表达方式,也就是风格。这样,在双语转换时,操语言甲(原语)的人必须在表达中早最大努力摆脱语言甲方的表达风格,将陈述转换为语言乙(译语,的风格。

   以上五项.就是翻译能力培养的主要方面,也可以说是翻译能力结构的五个基本的维度。实际上,翻译能力培训的过程,也就是强化受培训者的认知的过程,使他从对翻译.对学习翻译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最后达到知之甚多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做“体认”。对事物的认知(理性认识),总是伴随他对该事物身体力行而且常常是多次为之的经验而获得的,译者对自身能力的结构的认识也是在一个较长的过程中获得的。这一点应该体现在我们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体现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中。